【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小学科学
主办:长春出版社
主管:长春出版社
ISSN:1674-6317
CN:22-1388/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4654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小学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小学科学的内容较为抽象,滔滔不绝的口头描述,学生一知半解,对于小学科学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面,长此以往造成对科学片面化的认知,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导入,可直观

引言:小学科学的内容较为抽象,滔滔不绝的口头描述,学生一知半解,对于小学科学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面,长此以往造成对科学片面化的认知,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导入,可直观阐述科学衍生过程,学生由浅入深获得对科学更加透彻的理解,思维导图能够以简化繁,在短时间与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极大程度上改善了科学教学的枯燥性,在妙趣横生的科学互动中,学生针对思维导图的铺陈,逐渐树立自主求知意识,在好奇心的牵引下,对科学充满探究欲望,依据思维导图启迪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思维、创新思维,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使得科学变得通俗易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利用思维导图,确定目标主题

思维导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具有明确的目标,依托教材的需要选择与科学内容关联性较强的思维图示,构建能够短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认知思考的思维导图模式,思维导图的创建本身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思考深化的感知科学的魅力,由于图示的创造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也应关注图示内容避免超乎学生认知范畴,以免造成杂乱无章的课堂辩论,影响循序的科学理论推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科学探究案例,引导学生慢慢欣赏,逐渐的掌握欣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让学生分析、交流,感受、体验主题设计的过程,总结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自主思考如何设计思维导图才能更有效的凸显主题,教给学生确定目标、选择主题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思维导图的设计是建立在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基础之上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锁定主题,才能够确保思维导图设计内容向主题靠拢。如:在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内容中,我以蚕的一生为例,首先,创设情境,锁定主题:以多媒体的形式想学生展示蚕的整个生长过程,之后,提出问题:①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②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③课件演示蚕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生长变化。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手工绘制这节课讨论的主题“蚕的一生”。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对于玩耍的自愿程度远远高于其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自愿程度,因此,提高小学生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就成为了小学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小学的科学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包罗万象,但过于广泛的题材很难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导图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教学方法。思维导图需要小学生自己动脑进行设计、动手进行绘制,这就使得思维导图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是小学生的一种学习成果。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成果的展示,对于小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自豪感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上文中提到,教师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那么接下来绘制组的活动就可以进行开展。如在完成《土壤与生命》时,我们对课文主题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们以组为基本单位相互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各个组内思维导图主题的确定和分支的选择方法及角度进行交流。这样,小学生会在交流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也会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交流之后,小组可以对本组的思维导图进行二次修改,然后选择一位同学进行台前展示。经过这样的过程,每一个小组的思维导图都会更加完美,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以感到科学学习的成就感,更愿意投入到科学课堂当中来。

三、利用思维导图,合作制定计划

小学生年龄有限,对于思维导图的绘制和设计需要合作来完成,一般小组的人数为四到六人不等,试科学探究的内容而定,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创新思维发展能力等等对学生实施分组,合理安排时间,调解小组之间的关系,引导小组内部责任细致分工,明确到人,联合制定计划。计划的制定是教学内容体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现学生思维结晶的过程,因此,思维导图的制定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和了解,学生在此可以用思维图将自己的想法、构思实施体现,进而以表格或者图形的状态来生成为计划。如:还以蚕的一生教学内容为例,首先给出事先做好的一个任务计划书思维导图模板,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修改思维导图,完成计划的制定。之后,将全班分成5个组,每组9人,任命一名小组长。将小组成员分为三类:A类学生一般认知能力欠缺,缺乏自我动手的意识,基础知识差,非智力因素欠缺。B类是中等能力层,了解学习的目标,初步掌握资料收集整合的方法,有一定的分析动手能力,能完成小组布置的任务。C层是较高能力层,这一层面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好,能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有创意地开展活动,自学和动手能力较强,视野开阔,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能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各种的练习和技能训练中去。


文章来源:《小学科学》 网址: http://www.xxkxzz.cn/qikandaodu/2021/0217/697.html


上一篇: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途径探讨
下一篇:新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有效教学设计探究